东昌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字号:
大 中 小



2021年,区人社局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结合实际工作,细化各项工作任务,深化改革提高效率,扎实推进就业、社保、人才、监察等各项人社工作,现将2021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情况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
1.新增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城镇新增就业5809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7.35%;城镇新就业人员中初次就业3532人,首次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3431人,参保比例97.14%;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00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1.95%;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70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48.4%;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人数8851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2.3%;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925人次,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164.5%;城镇登记失业率≤1.2%,目标任务为≤4.5%;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2.5%,超额完成85%的任务目标。
2.积极落实各项就业补贴政策。一是为126名基层劳动保障公益性岗位人员发放岗位补贴185.26万元、社保补贴107.67万元;二是为279名乡村扶贫公益岗人员发放岗位补贴194.25万元;缴纳意外伤害保险补贴1.67万元;三是发放1615人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去年审核的433人127.38万元、今年新审核的1182人57.96万元)185.34万元;四是发放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3.2万元;五是发放16家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补贴7.5万元;2家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4.49万元;1人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保补贴0.84万元;六是为256家企业和1户个体工商户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384.2万元;七是发放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0.4万元;八是发放326人就业见习补贴127.32万元;九是拨付各类就业创业服务补贴53.1万元;十是发放创业场所租赁补贴4万元;十一是为172名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补贴意外伤害保险1.03万元;十二是拨付失业动态监测补贴1.92万元;十三是设立就业风险储备金50万元。共计1262.2万元。
3.积极落实失业保险政策。一是发放3009人次失业保险金429.57万元;二是为253名下岗失业人员缴纳基本医保费87.49万元;三是发放18327人次失业补助金691.14万元;四是为629名企业在职人员发放技能提升补贴94.2万元;五是拨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奖补资金234.25万元;六是启动联动机制对相关保障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发放173名失业人员物价补贴2.4万元;七是为1860家企业15617人拨付稳岗返还资金177.29万元;八是发放农民工合同制一次性补贴2.23万元。共计1719.79万元。
4.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资金政策。一是发放235家企业22863人次“以工代训”补贴1138.83万元(其中新吸纳就业以工代训补贴75家企业60.1万元);二是发放2家企业203人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64.05万元;三是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743.94万元;四是发放职业技能鉴定补贴31.91万元。共计1978.73万元。
5.搭建线上、线下就业平台。一是今年2月5日至3月31日举办了东昌府区2021年“春风行动”大型网络专项招聘会,登记招聘企业172家,发布招聘岗位9172个,参与求职者2722人。在疫情常态化期间,解决了用人单位用工需求和各类就业群体的求职需要,有效促进市场对接匹配,稳定了全区就业局势。二是积极参与做好2021年春风行动暨“春满聊城”集中招聘活动。活动现场有60多家诚信企业,提供就业岗位7000余个,涵盖制造、建筑与工程、电子、物流、教育、汽车制造、互联网、畜牧禽业等近20个行业,吸引各类求职者2000余人到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761人。
6.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47笔10365万元,其中个体工商户544笔9510万元,小微企业3笔855万元,创业带动就业1836人,发放贷款贴息470万元。
(二)社会保障工作
1.加大扩面征缴力度。2021年,共征缴社保基金13.9亿元,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7.53万人次。企业养老保险参保59636人,净增327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5%,征缴基金74573万元,新增参保企业1300余家;共为27203名企业离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84092万元;二是企业工伤保险参保68851人,净增283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48%,征缴基金2390万元。为534名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支付基金1630万元。三是机关养老保险参保18269人,征缴基金28216万元,征缴职业年金8117万元,财政补贴18125万元,共为7239名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48894万元。机关事业单位新增退休人数571人。四是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8.26万人,征缴居民保险4764.93万元。每月平均支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10.5万余人,累积支付城乡居民养老金共计21971.58万元。五是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5970人,征缴失业保险费2975.12万元。
2.完成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工作。2021年东昌府区破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难题,解决遗留问题,累积落实社保资金4.41亿元、惠及被征地农民4万余人,落实率位于全省前列。
3.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制度改革。2021年已清算完346人,清算资金共使用2123万元。
二、人才工作
1.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及就业率。2021年东昌府区生源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057人,实名登记1052人,实名登记率99.5%。截止到2021年11月977人已落实就业单位,就业率92.4%,均提前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2.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一是2021年以来共完成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认定52人,其中高端人才2人,齐鲁首席技师2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35人,“双一流”本科毕业生12人,一是发放高层次人才生活补贴174.98万元、租房补贴7.5万元;二是为1名高层次人才办理子女转学手续;三是筹建东昌府区人才公寓,目前已有40名高层次人才入住公寓。
3.搭建平台,招才引智。积极落实青年人才集聚工作。2021年全年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和企业自主招聘引进海外留学人员10人,硕士研究生210人,专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6150人,全部超额完成全年的工作目标。今年为区农业农村局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4名,其中“双一流”硕士3人,“双一流”本科毕业生1人。
4.“三支一扶”工作。目前我区共有在岗“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9人,2021年新招募1人,12月底已上岗。及时为“三支一扶”工作人员发放工作生活补贴和缴纳社会保险,为服务期满6个月的人员发放安家费。
5.青年见习基地。今年,我区新增见习基地4家,目前共有17家就业见习基地,涉及卫生、教育、建筑、制造多个行业,可提供多专业、多工种见习岗位供高校毕业生及社会青年见习,各见习基地累计提供见习岗位955余个,招募见习人员266人。此项工作考核任务为240人,额完成考核任务。
6.加强专业人才培育。一是成立1家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二是已筛选4家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试点。三是开展服务基层的农村专业化技能人才培训587人,完成年度任务指标的167%。四是聊城首席技师评选通过3人。
(四)劳动维权监察工作。
1.畅通举报投诉渠道,提速办结欠薪线索。截止11月底共受理信访、上级督办、举报投诉欠薪案件等164件、“全国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线索465件、市民热线5461件、东昌府区劳动监察投诉举报平台52件,下达询问通知书46份,限期整改责令书31份,行政处理4件,行政处罚4件,累计为农民工讨要工资约2550万元。
2.扎实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推行“互联网+监管”工作,共完成监管行为数据录入1867条,监管动态数据21条,覆盖率和及时率均达到100%。
3.开展2020年度书面审查工作。3月底-6月底开展书面审查工作,全面审查用人单位2020年度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共检查单位352家。
4.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检查工作。2021年全年共开展“双随机”检查10次,共检查用人单位211家,对11项监管事项实现了“全覆盖”。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共检查单位20家。进行打击非法用工和女职工产假等权益保护联合检查,检查用人单位21家,对辖区内用人单位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情况进行联合检查,共检查单位31家。
5.积极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21年11月初至2022年1月30日开展冬季攻坚专项行动,针对53个已开工的在建工程项目实行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预警处理。
6.推进劳动争议调解。2021年,全年共办理劳动争议案件485件,庭前调解15件,涉及职工500余人,其中不予受理案件22件,结案463件。调解结案301件,调解率67%(省厅要求调解率达到60%);裁决结案162件。到期结案率100%,涉案金额500余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供需矛盾仍然存在。一方面一些劳动者找不到合适的岗位,比如年龄偏大、技能不足的劳动者,择业面窄,不好就业;另一方面用人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比如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择业条件高,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甚至招到留不下。
(二)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缴费基数低,退休人员增长快。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年增加工资,而在职缴费人员工资2019、2020年未调整,缴费基数没有提高;另一方面新增退休人员刚性增长,退休人员人数增长率高于缴费人员增长率。机关事业单位未实行省、市级基金统筹,缺口部分全部由区财政承担。
(三)在建工程项目人工费按规定拨付还存在较大困难。我区已开工工程项目虽已按月拨付人工费,但达到18%的比例困难较大,尤其是棚改等政府项目资金筹集尤为困难。
四、2022年打划
(一)以就业稳定促发展。积极建设我区就业平台,利用大数据信息,实现各科室、单位信息互通,打造我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充分发挥失业保险援企稳岗的积极作用,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创业稳定就业的积极作用,让更多的创业者享受政策扶持,不断开发新的就业岗位,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二)以社会保障利民生。做好全区参保职工应保尽保、应缴尽缴,基本养老保险达到全覆盖,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保待遇。认真做好社保转移、稽核、待遇核算、调整、计发,确保调资工作有序推进并及时足额的发放社保待遇。进一步将经办服务向互联网、移动终端等便民化载体延伸,全面开启信息互联网时代,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打造“智慧社保”服务品牌。
(三)以人才建设促繁荣。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以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做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我区的实际需要,努力吸引各类人才为我区经济建设贡献才智。严格公开招考招聘工作,严格推行干部职工调配、考核、奖惩等管理制度,进一步严肃人事管理纪律。
(四)以劳动和谐保稳定。积极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劳动用工情况、禁止使用童工、女职工劳动保护等各项专项执法检查活动,通过专项执法检查的开展,贯彻落实法律法规,促进依法行政,用“制度”说话,促进全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五)以文明促发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文明委工作部署,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以良好精神风貌促进人社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六)抓思想,补短板,强创新。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加大对学习的监督考核力度,以压力带动力,增强党组成员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紧跟新时代宣传方式,有效利用新兴媒体资源,牢牢把握领头作用,贯通上下联系,高效整合新闻资源,提升宣传效率。
聊城市东昌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12月28日
2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