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区生态环境分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谋划
字号:
大 中 小



2022年以来,东昌府区生态环境分局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决策部署,坚决做到责任在肩,奋勇争先,冲锋在前,真抓实干,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提升硬实力,努力推动辖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印发东昌府区2022年夏秋季臭氧治理、PM2.5治理、扬尘治理和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提升工作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形成环保齐抓共管“大格局”。二是完善防治体系。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污染因子,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建立完善空气站高值预警处置和企业管控预警机制,对异常问题,第一时间处置,确保管控到位,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三是实施涉VOCs排放企业治理提升。淘汰309家光氧等低效治理设施,全部更换为二级活性炭治理设施,新增催化燃烧设施16家。四是强化涉VOCs行业企业监管,持续开展了汽修、加油站、工业涂装、和包装印刷等涉VOCs行业的专项行动。五是实施夜间加油优惠政策。引导全区65家加油站出台了夜间加油优惠活动,自4月20日-10月19日,夜间加油占比提升4.48%,夜间卸油占比提升3.19%。六是加强移动源尾气排放监管。联合区交警、交通部门在主要物流货运通道和城市主要入口按照“环保检测、交通维修、公安处罚”的工作机制共路检路查柴油车6395辆;联合区交通部门在停放地抽测重型柴油车3126辆;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一般检查3731台,尾气抽测1676台。七是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督促企业落实“一厂一策”应急预案、企业应急公示牌和分行业分绩效等级的开展差异化管控等各项应急减排措施,做到科学减排,精准减排。截至目前,我区纳入重污染天气管控企业552家。
2022年,全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64,同比改善5.3%;PM2.5平均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6.5%;优良天数为246天,优良率为67.4%,同比增加8天。
(二)积极推进水环境质量提升。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制定《东昌府区打好碧水保卫战2022年行动计划》。开展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工作,对178处排污口进行现场查看,并分类建档。2022年水环境质量指数6.083,位居全市第4。2处国控河流断面、5处市控河流断面达标率100%,东昌湖、徒骇河水文站为水质监测历史以来最好记录。圆满完成2022年69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7处黑臭水体治理任务。
(三)强化土壤和固废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工作。联合区资规部门进行调查报告初审工作,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对19个再开发利用地块进行评审,确保让老百姓“住得安心”。为加强源头防控,督促12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制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并对4家企业开展周边环境监督性监测,确保环境安全。制定实施《东昌府区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工作方案》,并对排查出2处问题督促所属镇街制定处置方案并进行整改。成立工作专班,圆满完成医疗废物应急收送、处置任务。2022年以来安全转移、处置危险废物5.5万吨,处置医疗废物2396吨,并对辖区528家涉危废企业开展规范化考核并进行“回头看”,进一步提升企业危险废物监管能力。
(四)严格落实环境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环境监管,共抽查企业109家,将随机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扎实开展大练兵活动,通过组织开展案卷评查、案卷讲评、季度考核、执法培训、执法稽查等多种活动形式,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处罚力度,对轻微或一般违法行为先予纠正,对整改不到位或逃避监管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2022年以来,累计立案处罚83起,罚款466.3万元,查封扣押10起,涉嫌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2起。
二、存在的问题
(一)我区空气质量除受气温同比偏高等客观因素影响外,主要还是污染源管控不到位,精细化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结合聊城市超级站VOCs组分数据来看,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家具制造等相关行业和高温时段涉VOCs作业无组织排放等对臭氧污染生成的贡献偏高,部分涉VOCs企业和施工单位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对错时生产、错时施工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和落实程度不够。
(二)我区市控以上河流断面水质不能稳定达到考核要求,汛期部分市政闸门、雨水口还存在雨污混排情况,镇街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还不能达到要求,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汛期市控以上河湖断面存在单月水质超标风险。
三、2023年工作谋划
(一)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推进臭氧与颗粒物协同治理工作,一是加大PM2.5、PM10两项颗粒物污染管控,加大扬尘污染防治综合治理。二是提前谋划,在预警前积极开展排放大户自主减排和用车重点企业的协商减排工作,减少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三是按照联防联控要求,及时响应预警措施,做到反应迅速,流程统筹,减排精准,遏制重污染天气形成。四是树立系统思维,强化统筹理念,统筹抓好扬尘源、工业源、移动源和面源污染的协同治理。
(二)努力提升水环境质量。一是持续开展重点河流断面巡河工作,加大对重点河流断面的水质监测力度。二是加大市政闸门、排水口的巡查力度,对造成影响的重点雨污混排口,开展水质监测,评估排污水质影响,并及时上报。三是加大对涉水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的检查力度,重点检查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核实在线监测数据。出现的超标排放问题,依法进行查处。四是完成上级下达我区2023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同时建立健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长效管控机制,实现农村黑臭水体的“动态清零”,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碧水获得感。
(三)持续提升土壤及固体废物管理。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时更新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名录。不断提升全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真正做到清单式管理。全面排查我区固体废物堆放、贮存、倾倒和填埋点位,压实固体废物环境污染属地监管责任,防范化解环境风险隐患,防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事件发生。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普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知识,做好法律法规政策解读,正确引导危废产生、经营企业进一步提高危废规范化管理的认知度。
(四)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不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对检查发现的环保问题,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依法严惩并曝光通报,形成持续高压震慑。同时,优化执法方式,充分利用在线监测、用电监控、无人机、视频监控等现代化手段,推动非现场监管模式逐步走向制度化,提高执法的精准性和执法效能。
(五)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全面加强党建工作,着力形成“紧扣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良性循环。做到思想重视、责任上肩、措施到位,坚持以管党治党带动生态环境铁军建设,以从严治党推动污染防治深入攻坚。
总之,区生态环境分局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咬定目标不动摇、狠抓落实不放松、尽心尽力不懈怠,以更精准、更科学的管控措施,严格落实“严真细实快”的工作标准,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辖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