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 名称
    对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60号代表建议(关于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的答复
  • 索引号:
    11371502MB2866676U/2024-45422078
  • 发文单位
    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
  • 组配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时间
    2024-08-19
对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60号代表建议(关于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的答复
字号:
案由 关于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
建议编号 183060 建议类别 民生保障
建议人 郭焕梅 收到日期 2024-07-31
内容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蔬菜质量安全意义重大,牵连千千万万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也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影响蔬菜质量安全的问题:

1、化肥使用不合理:过多使用化肥造成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土壤积聚,灌溉水也有硝酸盐污染,使蔬菜过量积累,尤其是叶类青菜易积聚硝酸盐。

2、滥用农药,为追求效益,促使蔬菜增长,超量应用农药,造成蔬菜农药超标,甚至有的灌溉水加入农药。

3、蔬菜采集后清洗、包装、运输处理不细致,造成二次污染。

4、市场监管有一定难度,蔬菜进货渠道多,一车菜可能是十余户收集而来,多车菜家数更多,缺乏足够人力进行现场检查。进入市场也不可能全面检测,不达标的不可避免会漏检,有的可能造成一定后果。

特此,建议如下:

1、科学施肥施药,对菜民进行技术指导培训,科学使用化肥,配方施肥,多用有机肥,使用化肥符合标准。加强病虫害管理,推广绿色防虫技术,保证农药质量,减少农药的使用,确保蔬菜中农药硝酸盐不超标。

2、加强管理蔬菜种植环境保护,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规划保护,对基地土壤、大气、水质检测摸底,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建立蔬菜收集场所,对采集后的蔬菜统一清洗,包装,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销售。

3、加大监管力度,保证蔬菜所用农药质量,对销售点进行定期检查,严禁在蔬菜、瓜果使用高剧毒农药。

4、完善蔬菜质量监测检查机制,加强检测机构建设,配备实际需求的检测设备及检测人员,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提高检测速度,减少漏洞。

切实做到蔬菜达标后开始进行销售活动,保证销售蔬菜质量,让群众吃上新鲜放心的蔬菜,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承办单位答复内容
承办单位 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 答复日期 2024-08-19
答复内容

郭焕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首先感谢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区农业农村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重要论述,遵循“四个最严”要求,认真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产”“管”并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6%以上,没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一、指导生产主体科学合理施肥用药

我局严格按照《东昌府区降低化肥使用量有序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实施方案》、《东昌府区降低农药使用量、推进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推广有机肥。一是引导群众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引导我区农业走高产高效、优质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生物农药,加快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的筛选、试验和推广应用,杜绝高毒农药。科学采用种子、土壤、秧苗处理等预防措施,严格掌握农药安全间隔期,减少中后期农药施用次数。对症选药,合理添加喷雾助剂,促进农药减量增效,提高防治效果。三是普及科学用药知识。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为重点,培养一批科学用药技术骨干,辐射带动农民正确选购农药、科学使用农药。

二、加强蔬菜种植环境保护

经过近三年来的耕地预警检测、土壤分类检测,目前我区耕地安全利用率100%。“三品一标”(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认证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不同层次农产品进行对应的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各流通环节进行审核认证,农业农村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指定的"三品一标"定点检测机构。只有环境(土壤、灌溉和加工用水等)、产品检测合格才能通过认证,这是必须得条件之一。区农业农村部门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申报认证农产品,获得认证的农产品统一标识进行销售。

三、加大农产品监管力度

深入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依规行使职责,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生产者主体责任有效落实。围绕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精准化监管,确保监管责任落实。涉农镇(街道)根据行政区域划分24个网格,网格员24人,村级协管员150人、质量控制员38人。做到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有效增强镇(街道)监管人员履职尽责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推行镇(街道)监管机构与本辖区农产品生产主体“双承诺”制度,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与生产主体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

四、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重点品种进行专项检测

区级年度完成蔬菜定量检测700批次以上,各镇(街道)建立农产品检测室制定全覆盖的检测计划,年度完成7200批次的定性检测。截至目前完成定量检测50批次,全区定性检测22265批次。开展“双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辖区蔬菜基地、种植合作社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频次和数量,特别是对集中上市的芹菜、韭菜、大蒜等风险较大的农产品选取不同农户不同地块,进行农残检测。抽检期间指导生产农户病虫害防治技术,强调了用药规范,切实提高了大蒜、韭菜、芹菜质量安全水平,确保消费安全。

五、下一步措施     

(一)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严格落实“四个最严”指示要求,聚焦突出问题,依法依规监管,着力防范化解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链条式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底线。

(二)坚持统筹谋划,多措并举。立足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突出检打联动,以把好产地准出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监管措施,聚焦监管能力、生产管控、产品检验、问题溯源等关键环节,建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护网。

(三)坚持因地制宜,创新驱动。科学把握全区产业发展差异性和产品多样性,以重点产业、重点产品为抓手,强化专项整治,解决薄弱环节。积极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模式,通过信息化智慧化加持,提升工作效能。

(四)坚持优化机制,聚力发展。完善监管、执法、检测三支队伍协同机制,强化预警、研判、处置职责落实,着力消除风险隐患。密切部门间协作配合,推行协查通报机制。完善信息载体建设,推进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全链条提升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结果 解决采纳
审核人
  • 一审: 王敏
  • 二审: 贾国富
  • 三审: 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