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第17次常务会议重点议题解读
11371502MB2792291F/2023-22212965
2023-01-06 15:06:20

第17次常务会议重点议题解读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媒体解读】东昌府区人民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解读

    

    【议定事项】关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情况

    【议题解读】

一、政策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统一规划体系和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工作,相继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中发〔2018〕44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等重要文件,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完成市县以上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初步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分级分类建立国土空间规划,涉及空间利用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工作,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水利领域的专项规划,是水利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的规划,是涉水生态空间及红线管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的依据。

二、决策依据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一规划体系、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有关部署,适应新形势下多规合一要求,着力做好水利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衔接,为全国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提供支撑,加强与全省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按照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技术大纲的通知》(办规计〔2019〕219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山东省水利厅印发《山东省水利厅关于开展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的通知》,并制定《东省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山东省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编制技术大纲》,要求各地市切实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工作。

聊城市东昌府区水利局根据上级要求及本级国土空间规划开展情况,开展了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了《聊城市东昌府区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三、目标任务

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一规划体系、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符合新形势下“多规合一”要求。东昌府区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在确保水利基础设施运行安全和维护工程效能基础上,进一步与国土空间规划做好有效衔接,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四、范围时限

规划近期水平年2025年,中期水平年2035年,展望到2050年。现状基准年采用2018年范围为聊城市东昌府区。

五、主要内容

《规划》分为十二个章节,文本为现状与基础调查、形势与挑战规划总体思路涉水空间与涉水生态保护红线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已建在建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及用地规划水利基础设施空间用地预留涉水空间保护与修复空间协调分析涉水空间管控与保护保障措施结论与建议等。

在第一章现状与基础调查中,具体描述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情况涉水空间与水利基础设施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第二章形势与挑战中,提出了国土空间管控形势与要求防洪安全保障治理要求水资源承载能力与供水安全保障要求

在第三章规划总体思路中,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安全,强化监管空间均衡、协同发展系统治理、综合施策确有需要、合理布局。以人为本、保障民生基本原则规划近期水平年2025年,中期水平年2035年,展望到2050年。现状基准年采用2018年

在第章涉水空间与涉水生态保护红线中,主要对涉水空间范围划定基本原则河湖水系水域岸线空间涉水陆域空间涉水生态保护红线等进行了具体描述

第五章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中,对已建、在建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

第六章已建在建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及用地中,对已建在建水利基础设施状况已建在建水利基础设施空间范围进行了分析

第七章规划水利基础设施空间用地预留中,主要介绍了规划方案规划水利基础设施用地预留情况;

第八章涉水空间保护与修复中,主要分析了河流水系生态廊道保护与修复

第九章空间协调分析涉水国土空间功能协调水利基础设施与三区三线协调性分析与已有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第十章涉水空间管控与保护中,主要对水资源管控涉水空间管控和保护水利基础设施用地空间管控涉水空间监控监测体系建设涉水空间管控制度建设等进行了研究

第十一章、第十二章中分别介绍了保障措施结论与建议

六、关键词

1、多规合一:是指将各部门规划通过规划整合、图斑调整和技术处理,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

2、一张图:是指将各部门规划中的各级各类国土空间相关信息,整合叠加到一起,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统一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从而推进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


【议定事项】关于《东昌府区服务业发展规划(2022-2026年)》情况

    【议题解读】

一、起草背景

作为聊城市的核心区域,东昌府区立足区位优势,抢抓列入省“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重点服务业城区的重大机遇,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加速器,大力实施服务业强区战略,服务业呈现出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贡献大、支撑强,是全区经济发展“定盘星”。同时,东昌府区服务业也面临新的发展任务,科学谋划好东昌府区未来五年服务业发展,加快服务业提质增效,对我区在新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首善之区”,建设“六个新聊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起草过程

2022年6月初,区发改局明确专人负责,启动规划编制工作。6月中旬,组织《规划》编制项目招投标工作,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规划。7月4-15日,区发改局和规划编制项目组成员深入我区服务业相关部门和镇街、园区,通过访谈、召开座谈会、到企业现场调研等方式,对全区服务业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研。7月19-21日,赴任城、薛城、德城等地区考察学习服务业先进经验及做法。8月24日,《规划》初稿形成后,8月26日-9月24日,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8月27日—31日,征求区直有关部门、镇街的意见,10月8日,召开专家论证会,10月11日,召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会。结合各方意见,对《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细化工作举措,最终形成《规划》,经区政府审定同意,于2023年1月11日以东昌府区人民政府名义正式印发实施。

三、制定依据

依据国家《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山东省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纲要(2017-2025年)》《聊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与2030年愿景目标纲要》《聊城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东昌府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与2030年愿景目标纲要》《东昌府区产业总体规划(2021-2030)》等国家、省和市、区服务业发展相关文件,制定本规划。

四、主要内容

《东昌府区服务业发展规划(2022-2026年)》共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发展基础与环境。主要总结成就、研判形势。

第二部分总体要求。明确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展望2026年远景目标。其中,在发展定位上,提出经过5年乃至更长时间时间努力,将东昌府区建设成为冀鲁豫交界颇具影响力、虹吸力的“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和“区域性现代消费中心城市”。

第三部分空间布局。抓住聊城高铁新区、聊城机场建设新契机,沿湖南路、东昌-聊堂路和建设路三条主干道向西延伸,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拓展经济发展空间,逐步形成“一核引领,四轴驱动,多点支撑,点轴联动,协同发展”空间格局。

第四部分构建3+4+N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做强做优现代商贸、文化旅游和医养健康三大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壮大现代物流、现代金融、高技术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四大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动人力资源等其他服务业稳健发展,构建“3+4+N”现代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第五部分构筑楼宇经济新高地。包括改造提升传统商务楼宇,规划建设新楼宇,促进产业、企业、资本、人才等要素向楼宇聚集,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楼宇经济示范区。

第六部分实施服务业发展重点工程。包括主体培育工程、项目突破工程、数字赋能工程、业态聚集工程、融合发展工程、质量品牌工程、双招双引工程、战略融入工程。

第七部分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包括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扶持、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规划》共设5个专栏,分别为:现代商贸业重点项目、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医养健康产业重点项目、现代物流产业重点项目、高技术服务业重点园区。同时,还谋划了重点项目库,共40个项目,总投资379亿。

五、关键词解读

上云上平台:是指围绕研发设计、生产管控、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核心业务环节,利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工具、新模式,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排放、优化产业协同等。

区块链:是用分布式数据库识别、传播和记载信息的智能化对等网络, 也称为价值互联网。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目录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