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第46次常务会议议题:关于《关于东昌府区贯彻落实“食安山东”建设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5年)》起草情况
11371502MB2792291F/2024-45411499
2024-07-17 20:46:50
东昌府区政府办公室

第46次常务会议议题:关于《关于东昌府区贯彻落实“食安山东”建设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5年)》起草情况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议定事项】关于《关于东昌府区贯彻落实“食安山东”建设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5年)》起草情况

【解读单位】东昌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议题解读】

一、起草背景

2023年6月13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食安山东”建设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鲁政办字〔2023〕67号),明确要求近三年全省将以“食安山东”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统领,并赋予“食安山东”新的内涵和建设内容,提出到2025年全省食品安全整体水平要走在全国前列。为推动我市“食安山东”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任务全面完成,市政府办公室于2023年12月26日下发了《关于印发聊城市贯彻落实“食安山东”建设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列明了全市三年行动计划任务目标。为全面抓好贯彻落实工作,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成计划目标,区市场监管局结合全区工作实际,牵头起草了《东昌府区贯彻落实“食安山东”建设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二、制定依据

认真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安山东”建设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鲁政办字〔2023〕67号)和《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聊城市贯彻落实“食安山东”建设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精神,充分征求了各镇(街道)和区直有关部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社会公众意见,组织了专家论证和听证,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组织完成会签。已通过合法性审查,并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三、主要内容

《行动计划》共包含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重点行动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体目标:以“食安山东”建设为统领,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全面推动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风险管控。到2025年,全区区域性、系统性重大食品安全风险更加得到有效防范,“食安山东”美誉度、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更加有效保障。

第二部分是主要任务:一是全面落实“两个责任”。持续推动全区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工作,进一步压实属地党委政府管理责任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精准防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二是完善标准体系。积极鼓励全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制定严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企业标准。三是强化食品风险防控。通过开展监督检查、抽检监测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培训演练,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建立全程追溯体系。大力推动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持续推行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到2025年,全区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信息化管理。五是推进产业发展现代化。开展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提升帮扶行动,不断推动全区食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全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效用标产品数量达到9个以上,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8%以上。六是深化“食安山东”品牌引领。积极鼓励并支持全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设“食安山东”的“网上+网下”推广平台,为广大消费者多渠道提供安全优质食品。七是提升监管执法水平。围绕粮食安全、农村食品安全、肉及肉制品等,监管部门深入开展“铁拳”“昆仑”专项执法行动,通过强化“三安联动”、行刑衔接和跨区域追踪,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对列入“黑名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实施市场准入限制,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八是提升基层监管能力。深入推进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基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层监管能力,有效保障农村地区食品安全。九是健全社会共治机制。持续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普法和公益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谣言治理,支持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开展监督,努力争创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全面共享食品安全的良好格局。

第三部分是重点行动:一是深入实施产地环境治理行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和种植结构,开展产地环境保护治理,到2025年,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二是深入实施源头安全提升行动。全区实施农兽药二维码追溯管理,分期分批淘汰现存10种高毒农药。对病死畜禽继续采取集中无害化处理,处理率达到90%以上。三是深入实施粮食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支持有条件的镇(街道)开展“吨半粮”产能建设,全区持续推进节粮减损,创新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四是深入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按照餐饮单位“五净”建设标准要求,推进“清洁厨房”建设,到2025年,全区学校(幼儿园)食堂、养老院食堂、中型以上餐饮单位“清洁厨房”建成率达到90%以上。五是深入实施农村食品安全治理提升行动。通过建设改造乡镇商贸中心、直营连锁超市(便利店),严查“三无”食品、侵权假冒食品,有效规范乡村商超直营店经营行为,持续守护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六是深入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在全区学校继续推行大宗食品定点采购制度,持续加大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力度,积极推动我区将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列入社会综合治理管理体系,进一步保障广大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七是深入开展特殊食品“双升”工程。持续提升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开展“三标”行动,进一步督促企业强化风险管理和体系检查,完善“一企一档”制度,守护“一老一少”食品安全。八是深化进口食品守护行动。持续严把进口食品安全“入口关”,不断加大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渠道进口食品和走私行为,努力让人民群众吃得更安全、更放心、更健康。

四、实质性解读

《东昌府区贯彻落实“食安山东”建设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5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行动计划》目标明确、任务具体、重点突出,既确保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工作任务和部署的同时,又结合了全区的实际状况,指标具体、方向明确、操作性强,在列明今年需要完成的重点任务和行动指标基础上,又统筹部署了明年的工作任务和年度目标。例如,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农村食品销售者规范提升覆盖率”等方面体现了年度任务目标的差异。二是主要任务明确具体,主要包括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完善标准体系、强化食品风险防控、建立全程追溯体系、推进产业发展现代化、深化“食安山东”品牌引领、提升监管执法水平、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健全社会共治机制等9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三是任务指标明细明了,如下表。

序号

重点任务及重点行动指标

2024年目标

2025年目标

1

食品安全满意度

保持在80%以上

保持在80%以上

2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92%

93%以上

3

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效用标产品数量

9个

9个以上

4

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

90%以上

90%以上

5

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

87%以上

88%以上

6

学校(幼儿园)食堂、养老院食堂、中型以上餐饮单位清洁厨房建成率

90%以上

90%以上

7

农村食品销售者规范提升覆盖率

60%以上

80%以上

8

设区的市建成区固定餐饮经营场所协议收运率

70%以上

70%以上

9

集中消毒餐饮具抽检合格率

94%以上

97%以上

10

省级及以上食品安全市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保持率

100%

100%

11

农产品和食品抽检监测量

5批次/千人·年

5批次/千人·年

12

主要农产品合格率

98%以上

98%以上

13

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

98%

98.5%

14

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率

100%

100%

15

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先进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通过率

100%

100%

五、关键词解释

1.“食安山东”:是山东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公共品牌,由各级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社会组织、食品生产经营者等共同打造的山东省食品产业和食品安全的整体形象品牌。

2.“两个责任”: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指的是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3.“三安联动”:是指市场监管部门(食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农安)和公安部门之间的联动监管工作机制,旨在通过加强部门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和效果。‌

    4.行刑衔接:是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简称,‌是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的一种合作机制。‌这一机制的重点在于处理那些既涉及行政法规又可能触犯刑法的行为,‌确保行政执法机关在发现涉嫌犯罪的案件时,‌能够及时将这些案件移送给司法机关处理。‌

5.“你点我检”:是市场监管部门向消费者征集百姓关注的食品品种和检验项目,有针对性地制定食品安全抽检计划,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抽样检验,服务消费者需求的一项活动。

6.生态农业:它是一种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农业系统。它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协同作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供健康的农产品。

7.农业投入品:是指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或添加的物质。包括种子、种苗、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用生产资料产品和农膜、农机、农业工程设施设备等农用工程物资产品,也包括不按规定用途非法用于农产品生产的物质,如孔雀石绿和瘦肉精。

8.“阳光农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域应对新形势,积极探索的一项重大的治理体系变革。其核心是“让政府监管工作在阳光下运行,让质量安全变成老百姓看得见的放心。”

9.“三无”食品:通常指的是没有生产日期、没有生产厂家、以及可能没有保质期或质量合格证的食品。这些食品在市场上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因为它们可能来自不明来源或已过期,食用后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10.‌“双升”工程:是指在从生产和监管两端发力,‌提升特殊食品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和监管水平。

11.“三标”行动:指的是“亮标承诺、‌对标生产、‌核标出厂”三项要求,旨在确保食品生产企业严格落实这些规定,‌完善管理制度和生产过程记录,‌并将食品安全标准落实到生产全过程、‌各环节、‌各岗位,不断提升生产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六、解读机构、解读人

解读机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系人:食品安全协调股  张保岭

联系电话:0635-8202971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目录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