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内容
- 政策文件
“行仁尚德,善若春风播乡里;齐家立业,福如川泉聚瑞门。”3月12日上午,在东昌府区“进村居,感受淳美家风;走基层,弘扬优秀文化”主题系列活动的现场,闫寺街道庞庄村村民庞子瑞收到装裱好的昭示自家家风的楹联激动不已。
当日,闫寺镇庞庄村的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由区委宣传部主办的东昌府区“进村居,感受淳美家风;走基层,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拉开序幕。附近的群众们纷纷汇聚过来,大伙笑逐颜开,喜气洋洋,谈家风、看节目、赏书法、做查体。整个现场气氛活跃,欢呼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市政协主席、市委宣传部部长赵庆忠,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杜泽华,区委书记陈秀兴,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毕黎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丹青,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振明,区政协副主席姚立星出席启动仪式,在现场观看演出并走访了部分“好家风”家庭户。
家风是最直接、最生动的日常教育,有着深入人心的无形力量。尽管它是只言片语,却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今年以来,为深化全民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进家庭,我区立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这一要求,决定利用一年的时间在全区广泛深入开展“进村居,感受淳美家风;走基层,传承优秀文化”主题系列活动。
“父母生我养我,拉扯我长大付出很多心血。我觉得,孝顺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质,孝顺父母天经地义。”庞金国父母已经80多岁了,行动不便,他每天上班前为父母做好早饭、穿好衣服,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陪老人说说话,多年如一日,是孝顺父母的典型。“老一辈孝敬老人、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处事态度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年轻时就在外打拼,如今有了自己企业的庞庄村民庞子瑞,每逢过年过节,都会给村里的老人们送上一桶食用油,这个举动他已经坚持了很多年。正是通过“最美家风”评选活动,庞金国、庞子瑞六户普通的家庭被评为“好家风 好家庭”。春节前后,庞庄村的村民们认真梳理自己家庭的家风,拿到村里晒一晒、比一比。“我们区、街道两级党员干部走进全村500多户家庭,访家风、理家训,收集‘好家风’400余个,优中选优评出庞子瑞等6家作为首批好家风示范户。”闫寺街道宣传委员王丽介绍说。现在,党员干部带头写家训家规,带头讲家风故事,带头践行好家风已经蔚然成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素质教育和价值观培育的内容。我们将通过‘访、评、晒、传’,推动家风传承,促进村风改善,民风提升,辅助于医疗、文化等内容的‘惠民包’,整体推进家风建设活动的深入,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丹青的一席话道出了整个活动的内涵与目的。
据悉,为了把这项活动做活做透,扩大效应,我区将在全区范围内拍摄系列记录短片展现仁义东昌淳美家风、在一镇一村举办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节、开展一周一次的“寻找好家风”基层采访活动以及进行一月一场的“我的家风故事”宣讲活动。目前,已征集家风故事670余篇,评选产生镇(街道)级“好家风家庭”4000余户、区级“好家风家庭”570余户。
在活动现场,庞庄村村民庞子海早早把83岁高龄的老母亲背到体检现场检查身体,看到老人各项身体指标都很稳定,庞子海很是高兴:“体检完正好带着我娘去看节目,我也把我家的家风让书法家们也给写出来,贴到家里。”群众讲自家的家风故事,为群众免费查体,高质量的文艺演出送到门口,书法家现场帮群众写家风,这一系列的活动组合为启动仪式赋予了更深厚的内容,让好家风的传承更加深入人心。
(本报记者 杜宁)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