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镇街动态

愿做球场“不老松”

时间:2010-10-20
字号:

      一蹲一回头,一抬手一挥杆,圆滑的小球不时滚出优美的线条,向球门“奔去”,“进球了,加分……”,球场上不时传来老人们像孩子一样欢乐的叫好声和掌声。10月11日上午,在道口铺办事处中心敬老院里的门球场上,道口铺办事处第三届“金秋杯”门球赛如期举行。
      “2号球门进球! 加分!”裁判员话声刚落,“打的好”围观的群众发出一片喝彩声。开朗爱笑的2号队员张惠君说,她打门球已经8年了,从中得了不少益处。刚从教育上退下来时身体不是很好,常常不是头晕就是头疼。自从学打门球后,她的身体比原来好了许多,头也不疼了。她的爱人苏法明从卫生院退休以后,在家闲着没事,她就动员爱人加入了打门球的行列。就这样,只要家里没事,夫妇俩肯定会成双成对地出现在门球场。
    “打球后,就再也不会去打麻将了。”采访中,郭振林一言说中了场上三十多位老年人的心声。50多岁的郭振林、郭振根兄弟俩的家紧靠着门球场。隔着后窗,兄弟俩不但自己看会了打球的门道,还把两人的老婆从麻将桌带到了球场。如今,两对老夫妻天天都要上场,有时还带着小孙子一起来。郭振林说:“现在我们农民老年人有的是时间,每天上午两小时、下午两小时打球,一直在太阳底下,做的是有氧运动,比在麻将桌上强多了。”说起打球的诀窍,郭振根的兴趣就来了。“门球一学就会,但是想要打好可不容易。这里面学问很多,打这个球不只是随便击一下球就完了,球要击哪个地方,落哪个地方,怎么让球才能打到理想的位置,除了要有数学知识,还要懂几何、物理等等。”说着,郭大爷拿着球杆对准球的一侧用力击打最后一球,撞击终点柱,比赛赢了!
      在门球东南角,笔者见到了正忙着计分的门球队队长张保森。“这个球打得好!”看到有队员进球,张保森立即站起身来鼓掌叫好。“哎哟,可惜!太用力了!”当队员不小心把球打得远离球门时,张保森又替他们惋惜。“别看我们门球队员是清一色的老年人,但打起球来都非常认真。两军对垒时,有时为了一个球的胜负,我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可是在生活中我们仍是亲密的朋友。”趁着打球的间隙,张保森告诉笔者,大家因为接触门球而结缘,所以除了在一起打球外,在日常生活中也时有联系。打完球,大家一起交流交流球技,在一起聊聊人生,增添了许多乐趣。最后,张保森随口吟出来了一句自己编的诗:“常击圆球悦心智,愿做球场不老松”。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