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泥人李的故事
11371502MB2866203L/2023-3177475
2023-03-19 15:39:13
东昌府区人民政府

泥人李的故事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早年,聊城出了个擅长泥塑技艺的“泥人李”。

    泥人李,原名眉生。因他上辈是官宦世家,人们习惯地还称他为李少爷。由于他捏制泥人,技艺高超,远近闻名,很快便有了“泥人李”称呼。他捏制泥人,一没拜师,二没学艺,全凭天资聪慧,善于模仿。那时,聊城城乡还有不少的寺院庙宇,如玉皇阁、城隍庙、万寿观,以及几处商贾会馆。这些古刹寺院和亭台楼阁里,雕塑着不少活灵活现的神像、人物、花草。泥人李无事就来到这些庙宇楼阁里细心观赏,反复揣摩,回家便以泥试捏,慢慢地手艺越来越精,居然能视人成像,形态逼真。开始,他是以此来消愁解闷,可随着其家境衰败,衣食无着,又加他捏泥人深得众人喜爱,所以也就以此为业,靠其为生了。

    起初,他所捏塑的人物,多以流行的戏曲和小说中的著名人物为题材,如红楼梦、白蛇传、将相和、长坂坡、八仙过海、十八罗汉等。一个个人们所熟悉的人物,经过他三捏两塑,犹然再现,唤之欲应,特别远离观看,就更似真人一样。

    当时,聊城是山东省东临道公署所在地,道尹是周树标,是统辖东临道二十九个县的最高长官。这人比起前任较为和善和易于接近,并喜欢书法,酷爱艺术,很像个斯文人物。可是他的部下,却有不少欺压百姓的不轨之辈,危害市民。一天有个士兵,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抢掠摊贩,激起众怒,被市民们狠狠揍了一顿,并在其眼下,留下了一个很大的血包。他这副歪嘴斜眼和面带鼓包的狼狈像,恰被泥人李看见,便当场捏出他的丑态,摆在了楼东石桥上。过往行人观之,无不耻笑唾骂。这个土兵见泥人李捏了他的丑态,供众人取笑咒骂,很是恼火。他正想寻故对泥人李进行报复,忽听人说泥人李捏了道尹像也在街市上出卖,心想,这下可有了置泥人李于死地的良机。于是,他便添枝加叶地向道尹的随从报了案。这随从闻知不敢怠慢,马上又禀报了道尹。他以为这事道尹听了,一定得火冒三丈,立即下令速捕泥人李。可事出意外,道尹却并没有生气。因为这道尹十分喜爱艺术作品,他想:泥人李是本城颇有名望的艺人,他今日捏塑本官的形像,陈列于市,这不但不是坏事,反倒是他对我的敬重,岂能去责怪于他?于是他笑逐颜开地问:“真有此事吗?”随从道:“方才我去街上看过了,一点不错,他捏的真和道尹大人一模一样。”

    道尹遂对随从说:“你快跑一趟,让泥人李把我的泥塑像送来一观。”不大一会儿,随从领泥人李来到公署衙门。泥人李见了道尹鞠了一躬,双手把泥像递给了道尹道:“大人请看。”道尹接过泥像一看,约高一尺,礼服笔挺,持杖而立,神态奕奕,于庄重之中含有善貌,心中甚为满意和赞赏。他遂唤侍童给泥人李献茶,并对泥人李的高超技艺夸奖赞美了一番。尔后他想,此像虽好,可自己不好出面收买,灵机一动,便想出了一个主意,遂对侍童说道:“快把像送到内宅,给太太看看,如果太太看了满意,可留下给赏。”侍童答应一声,便把像拿去。

    这后院的道尹太太,是个身材魁梧,脚如莲船的女人。所以聊城人赠其诨号为“西洋马”。据说她是当时山东省省长的干女儿,所以道尹对这位太太是十分顺从的。侍童捧着泥像进去不久,便返回对道尹说:“大人,太太见了像很是喜欢,像留在了后堂,赏了大洋五十块。”说着,把白花花的银元,交给了泥人李。泥人李接过银元,在手里掂了掂,向道尹笑着说道:“这可是高价了。”

    道尹道:“太太中意之物,当然赏钱不会少给,如果这像在街上出卖,标价多少?”泥人李答道:“别的人物像,如观世音、岳飞、贾宝玉、林黛玉等历史名人,每个三元至五元。大人你的像我的标价是两元。”道尹不解地问:“为何我的像要低于他们?”泥人李道:“凡物以古者为贵么!我捏的古人泥像虽价高,但大家都抢着购买。大人之像虽价低,却少有人向津。如果太太今日不买,恐此像要永作样品了。”道尹听后,心中甚不是滋味,只好窝着一口气儿,送走了泥人李。可尤为窝气的倒是那个受人取笑的士兵了。他见泥人李棒着白花花的银元,从公署衙门里笑容满面地走出来,知道报仇的希望落空了,也只好丧气地回到了兵营。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目录导读